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巡礼:电磁防护材料及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来源:M6米乐官网登录-产品    发布时间:2024-04-02 17:27:28

M6米乐官网登录AS3545系列屏蔽箱


  科技决定山西未来发展,创新引领三晋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作为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孕育重大原始创新、助力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山西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和建设水平,涌现出一批引领前沿、学科交叉、综合集成、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实验室,为我省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展现山西发展的新领域、新动能、新优势,本报与省科技厅联合推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巡礼”系列报道。“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巡礼”将视角对准全省百余家重点实验室,用生动的笔墨、精彩的镜头,多角度、近距离记录实验室建设发展成效,多形式、立体化讲述富有成效的创新案例和鲜为人知的创新故事,多渠道、宽领域展示我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系列报道将努力把对科学技术创新的礼赞,以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复杂电磁环境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不断将人类物质文明推向新的阶段,而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紧密地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电磁防护超材料以人工微结构为基础,实现了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自由设计,可突破传统电磁防护材料在信息装备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物理极限,在隐身材料、微波器件、军用天线等国防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应运而生的电磁防护材料及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建设,于2012年获批筹建。十多年来,实验室为我国国防建设及国民经济发展、为山西省电磁防护领域的学科发展和技术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聚焦各军兵种装备需求,深耕电磁防护材料及技术。”实验室主任马晨介绍到,实验室围绕国家和国防电磁安全发展的策略需求,跟踪学科发展趋势和国际前沿技术,针对电磁防护超材料技术、先进碳基材料技术、超材料应用技术等基础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整合高水平研究队伍,完善创新研究平台,开展前沿性研究工作,在先进微纳加工技术、超材料技术、碳纳米材料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获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山西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验室研制的抗强电磁脉冲/宽频谱雷达隐身复合材料对常规电磁波、强电磁脉冲波具有高屏蔽效能,对宽频段雷达波具有高吸收功能,同时还具有轻质、高强及优异的环境适应性等特点,在多兵种设备舱、隐身方舱、电子方舱及作战车辆上成功应用,明显提高了我军装备抗强电磁脉冲毁伤和宽频谱雷达隐身能力,为解决各类信息技术设备的抗强电磁脉冲毁伤、防电磁信息泄漏、抗电磁干扰及与宽频谱雷达隐身兼容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方向。

  “这一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2018年度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和2020年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马晨和记者说,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电磁防护复合橡胶系列新产品在具有核爆防护、强电磁脉冲防护需求的装备中成功应用,为解决各军兵种用信息装备的抗强电磁脉冲毁伤、防电磁信息泄漏、抗电磁干扰及抗恶劣环境等问题提供了高端的电磁防护基础性系列支撑材料,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2019年度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

  习多次批示要建设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技术先进、布局优化、反应灵活、开放融合”,这是新时代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的总目标。实验室积极做出响应习号召,持续推进电磁防护技术民,避免优秀国防科技成果锁在“深闺”里。

  作为山西省聚焦建设的十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新能源电车正在我省积极推介大范围的应用,导热材料作为新能源电车热管理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对保障电池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来说很重要。实验室专对于新能源电池自主研发的导热材料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成功应用于天津力神、山西大运、东风汽车等多家新能源电车中,解决了电池存在的漏液、局部短路及绝缘受损等问题,电池安全性能和常规使用的寿命明显提高,该导热材料产品成功入围2022年制造业关键过程能力提升优秀案例名单,下一步将为新能源电池品牌提供定向开发与定制服务,助力新能源电车技术的不断提升。

  实验室上下抓紧做好各项工作,力争在新的征程上打开新的局面,实验室联合三十三所工程部和省内企业,在国内首次将石墨烯电磁屏蔽涂料应用于屏蔽工程,并完成了石墨烯电磁屏蔽涂料屏蔽防护样板间的施工,实现了电磁波阻隔99.99%,这是实验室在技术成果转化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探索了实验室联合攻关创新的新模式。

  “稳定骨干研究队伍、遴选和引进优秀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实验室以此为人才教育培训和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培养和凝聚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倾心打造的国内一流、实力丰沛雄厚的电磁防护材料研究队伍,成为实验室未来发展的强力托举。“如今,实验室拥有科研人员38人,涉及材料学、计算机技术、电磁兼容、凝聚态物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方面。”马晨和记者说。多年来,实验室采取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地方高校开展“合作教育”,与国内优势单位开展“联合研究”,以联合承担项目带团队的模式,充分的发挥原有硕士点、合作单位的有利条件与技术优势,培训综合性技术骨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

  谈到下一步发展,马晨说,未来,实验室将紧随各军兵种主战装备,各级作战单元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体系化发展的新趋势,在电磁防护超材料及其应用方面,重点突破多功能/结构一体化融合设计、自适应可重构、超材料共形天线仿真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对电磁波(场)频率、能量、相位的静态裁剪、动态调控与智能响应;在先进碳基材料及其应用方面重点突破屏蔽与吸波、导热/吸波、隔热/吸波复合材料双功能协同设计、产品制备工艺等关键技术;建立适用于各军兵种主战装备、各级作战单元的电磁防护共性支撑新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体系,为构建集电磁兼容/抗强电磁脉冲毁伤、探测与反探测、光电攻防与对抗、耐极端环境于一体的综合防护能力提供材料支撑,以保障各军兵种主战装备、各级作战单元的抗首轮打击、快速突防、超视距精确打击、首发命中、一招制胜等作战能力。

  云帆已挂,沧海在前。实验室将高举科学创新大旗,瞄准电磁防护超材料及其应用的发展前沿,紧密联系区域特色,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努力实现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转化的统一,继续深化电磁防护材料技术军民融合,持续推进民,为国家及山西省电磁防护技术发展贡献重要力量。